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综合信息

年轻人垂青“网语” 汉语面临危机需立法规范
作者:人民网 来源:
发布日期:2005-12-05 15:34:38 阅读:1429次
调查80名各种年龄段的北京人 18岁-35岁的人对“网语”最熟悉 全都知道“PK(对决)”的意思———

    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节目火了一个网络词语:PK(PlayKill,意为对决)。 随着节目的红火,PK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电视、报纸等媒体,很多人通过这个节目本身和报道这个节目的媒体认知了PK。本报随机调查的20名18岁-35岁的北京人,都能准确说出PK的意思。

    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多,诸如PK这样的网络语言越来越多地被年轻人运用,本报出了十几个网络语言对各个年龄段的人进行认知程度调查,结果表明35岁以下的人对网络语言较为熟悉,他们大多对网络语言表示喜欢使用。而与此同时,上海、吉林两地明确提出要立法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甚至还有人提出“汉语面临危机”。

  调查

    18岁-35岁北京人对“网语”最熟悉

    本报近日就网络上常用的一些网络语言,在北京各小区及大街上随机调查了各个年龄段共80个人。

    从调查的情况看,18岁以下的调查者中,越接近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时间越长,他们的答案就越接近标准答案。他们对“青蛙”、“东东”、“小强”、“思考ing”、“5555”、“886”等词回答正确的比例较高,他们中有人虽然明白“新蚊连啵”不是指原来的新闻联播,但是说不出靠谱的答案。

    而18岁-35岁的调查者对网络词汇的认知度是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他们对“PK”、“东东”、“青蛙”、“小强”、“思考ing”都能答对,对其他网络词语的答对率也较高。

    36岁-50岁的调查者对网络的接触程度各有不同,但一般很少在网络上溜达。他们对“小强”、“PK”等词的了解还是从看超级女声节目中获悉的。

    而接受调查的50岁以上的人接触网络的更少了。其中有一个70岁的老先生因子女在国外,才学着用电脑上网而稍懂网络语言。另一个老人因为炒股,听别人说过一些网络语言。

    法规

    北京两年前立法规定要规范用字

    今天上午,北京市语委的杜老师告诉记者,北京市早在2003年就已经出台并开始实施规范普通话的相关法律。规定北京市以汉语文出版的各类报纸、期刊、图书、电子和网络出版物、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报头(名)、刊名、封皮、内文、广告等应当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另据了解,上海、吉林两地正在制定规范网络语言的地方性法规。

  官方声音

    教育部相关官员反对高考用“网语”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文字应用管理处处长于虹在教育部官方网站接受网友提问时说,像那种字母缩略形式的、数字谐音形式的网络语言不应该出现在高考作文里。高考作文检测的是学生与教材结合的语文应用能力,考的是书面语表达形式,应该遵循平面语体的规范。中学教材里没有那种用符号、英文字母、数字谐音形式和标点构成的标注符号。

    参与这次网络交流的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张普说,流行语都有流行周期,一些流行网络语言如过眼云烟,很快就过去了。

    新闻链接

    《现代汉语词典》今年增收6000新词

    今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增收了6000余条新词,在增收新词新义的同时,删去了2000余条因陈旧而较少使用的词语和意义,如“二百二(红药水)、假象牙(赛璐珞)”等。

    木人快语

    人可以随便说媒体不能随便用

    上世纪70年代,北京的年轻人形容出色的人或事喜欢说“震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很多人“很受伤”。或许是出于人们自然而然的忌讳,这个词很快消失了。后来的年轻人说“盖了”、“盖了帽了”,再后来的年轻人说“毙了”……

    不管哪个年代,年轻人都不断地在创造着新词汇,让年长一些的人听得一头雾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的年轻人“极”不说“极”而说“巨”,比如形容姑娘说“巨美”、“巨难看”。而现在的年轻人则弃“巨”改“超”,比如说自己的老师“超古董”。

    网络突飞猛进的发展,无疑对年轻人的“语言创造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谁偶然间或无意间用了一个自己都莫名其妙的词,第二天可能就成了流行语。

    其实所谓“流行”是一种典型的“大浪淘沙”。经过自然的筛选,少数禁得住考验的词汇会进入词典,而大多数无聊的语句则是风过无痕。

    “新新人类语言”,作为个体的人可以随便说,而作为天下公器的媒体则不该随便用。比如电视节目主持人,自以为趸个“新词儿”可以添彩儿,其实多数观众的反应都是“晕”。

    另外,稀奇古怪词汇的大量出现,一些汉字输入法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斑竹(版主)”,用“智能ABC”打一下字就知道它是怎么流行起来的了。

    各方声音

    《汉语的危机》编者说法亲“网语”疏古文对汉语来说是危机

    《文艺争鸣》杂志社编审、《汉语的危机》一书编者朱竞认为,网络语言如果用在文章里,形成书面语言,是对汉语的一种不尊重,应该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规范。

    朱竞说,网络语言中常有错别字出现,这对喜欢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轻人来说,会对他们正确使用汉语产生不良的影响。朱竞说她曾经调查过一些中小学生,很多孩子表示不喜欢《红楼梦》中的古诗词,但是对网络语言却非常乐于接受。

    朱竞认为,年轻人往往更熟悉接近他们生活的网络语言,对于离得比较久远的古代汉语却很陌生。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不仅对于文字本身,对于整个文化都是一个危机。因为从古至今的汉字,记载的不仅是字的含义,还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80年代网络论坛版主媒体禁用“网语”会疏远青年人

    80年代网络论坛版主宋洋先生认为,网络语言是在特定情景下,为了快速、简洁而使用的表达方式。上述调查表明了网络语言在年轻人当中的普及程度以及受欢迎程度。

    他说,这么多年轻人喜欢并运用“网语”,恰好说明了网络语言已成为很多年轻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人为地避免在公众媒体中使用“网语”,会导致媒体与青年人为主的受众距离越来越大。

    网络文化研究者对待网络语言应“疏”不应“堵”

    长期从事网络文化研究的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黄鸣奋教授表示,对现代汉语来说,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不应该只用“堵”的办法,而应该采取疏导的方式。

    黄鸣奋说,语言本身是发展的,它不可能局限在以前形成的规矩中。今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就收入了几千条新词汇。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分化现象,看起来是对普通话的挑战,其实语言的分化是一种必然。

    黄鸣奋认为,如果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法,语言学家就要研究网络语言中能被大家接受的这部分内容,推荐给大家使用。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