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之窗 >德育在线

抓好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作者:阮光清 来源:
发布日期:2005-11-10 00:02:41 阅读:2377次

抓好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宁德师范附小 阮光清

(宁德师范附小 宁德 蕉城 352100)

(E-mail:gq061@sina.com 手机:13015803536)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市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状况的调研,结合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和少先队德育工作规律,从少先队员身心特点出发,提出当前学校少先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思路:抓住一个重点,把握四个策略,推进三项工作。

关键词: 少先队、思想道德、思考、重点、策略、推进

前言

        “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牙膏我是刷;你是哈密我是瓜,你不看我我自杀”,“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去当黑社会,有钱有势有地位,还有美女陪着睡”…… 日前我市各级少先队组织配合市关工委对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当收集周围同学中传唱的童谣、顺口溜时,见到的却是诸多这样粗俗的网络短信。当前,宁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主流健康向上,但暴露的问题令人忧虑。统计数据反映:——孤僻、任性、不合群;——爱攀比、摆阔气、追求时尚,不求上进;——爱国思想、民族精神、集体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功利化;——自私懒惰,劳动意识、环境意识及动手能力、自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差;——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成员低龄化等。凡此种种,都不是个别现象,令人十分担忧。

        调查结果还显示,照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四。其一,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相当恶劣,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非法经营的情况相当普遍,使一些腐朽没落思想文化和有害信息广泛传播,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广为流行,一些少先队员沉迷电子游戏学业下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成年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给少先队员的影响等。其二,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制度建设、基地和活动场所的建设严重滞后;一些学校把应试教育摆在首位,社会、家庭还是以学生学习成绩和学校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办学的优劣;不少学校的德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德育的手段、方式比较陈旧,德育效果不明显;其三,家庭教育百般娇惯,养成诸多不良习惯;教育方式方法粗暴,孩子性格孤僻,心理失衡;父母忙自己的,对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太少过问,不积极配合学校,单亲家庭,进城、外出打工家庭常常出现此种状况。其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都给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主渠道,少先队组织是得力助手,学校少先队组织、辅导员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在少先队组织教育中落到实处,如何有针对性研究解决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问题,为少先队员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晴朗天空,这是我们每一位少先队辅导员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学校少先队加强和改进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需抓住一个重点,把握四个策略,推进三项工作。

一、抓住一个重点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之后,中宣部和教育部已经联合下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在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中宣部和教育部决定把每年9月份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部又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根据《若干意见》精神,教育部还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小学将以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教育系统创造良好的诚信氛围。这些都为学校少先队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环境。可以肯定的说,今后一个时期少先队组织将掀起一个思想道德教育的高潮。然而,在这众多教育活动内容中,我们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理清思路,把握住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呢? 7-14周岁的少先队队龄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一切的文明习惯养成都将在这一阶段打下基础。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少先队员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对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少先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抓住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一道德建设重点的同时,突出以“少先队主题队会”、“综合实践活动” 的改革为载体,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动力,以“诚实守信”教育为起点。通过“抓住重点,落实载体,培育动力,把握起点”的分层推进方法,逐步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实现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把握四个策略

        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要靠长期细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不是靠运动式、说教式的进行,需要讲究方式、策略。

 1、“权益保护”是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少先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队员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服务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 因此,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他们切身权益的保护。只有构筑在队员的权益保护基础上而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才能被队员所接受,队员在辅导员的教育行为中,才能真实体验到思想道德的真实魄力。少先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就是营造以“权益保护”为基础的高品位的少先队活动文化氛围,让队员在少先队文化的“教育场”这个氛围中去思考、感悟、体验、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2、“教育诚信”是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固然离不开“硬碰硬”的管理,但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辅导员所组织、实施的教育行为、态度,辅导员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自己的言行脱节,对孩子们有意无意的误导与伤害是更大的。这对少先队思想道德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辅导员首先应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以身作则,努力践行自己的教育诺言;其次,辅导员要研究教育目标的与时俱进,假、大、空的所谓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力戒,让少先队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队员的现实生活,帮助队员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

3、“道德体验”是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道德惟有落实在人心,才能化为道德主体的自觉实践。少先队德育工作目前显得过于简单化。内容空、方法旧,灌输说教多、实践活动少,造成了队员中存在的言行不一和‘知行’脱节现象。从实践程序来看,创设道德情境,加深道德体验,是实施体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各级少先队组织要积极开展弘扬“宁德少先队精神”活动,建设宁德少先队精神体验营地,辅导员要利用或创设与道德教育要求一致的“自然真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其自我感受产生道德体验。学校和家庭应注意环境的改造和布置,建设校园文化,优化家庭环境。队员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导引作用。

4、“师德素养”是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辅导员是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范者。但是,应当看到,在我们的辅导员队伍中,有少数人道德失范,品行欠佳。比如办公室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比如会议室里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很小的细节,没有人注意到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着文明。这对队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不利的。因此,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让我们每一位辅导员从细节中接受再教育,也在细节中再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道德文明环境。

三、推进三项工作

        思想道德建设本质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持续发展、动态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探索“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不能光停留在口号上,必须从机制入手,着眼于解决带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当前应实实在在的推进三项工作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机制,构建起服务队员思想道德建设,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确保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1、强化教育网络,抓好共建队伍建设

        少先队员道德学习的环境很重要,少先队道德建设决不能孤立地去做,不能单靠学校一方的力量,更不能只是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的任务,而是要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区等各方面资源,建立健全学校少先队员、辅导员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

        抓好学校党政工团队共建。学校党政工团队组成共建领导小组,组织全体辅导员学习领会《若干意见》精神实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体辅导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若干意见》精神上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对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的宣传工作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少先队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党政工团队共建,关键是要推动教育教学和少先队工作改革的顺利进行,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形成少先队师德文化建设的氛围。如:年段大队成立“学陶小组”,在业余时间拜读“陶行知文集”,撰写读书笔记;办好年段大队“教工小家”建设,开展征集“辅导员箴言”、“辅导员修养点点点”;女辅导员开展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开展“塑造爱生、严谨、敬业的师德形象”、“塑造朴素、端庄、得体的外表形象”和“塑造文明、有礼、大方的社会活动形象”的创文明教风活动;开展“五讲”、“五比”、“五做”、“十不准”的师德评议活动。改革辅导员评价机制,举办开放日,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请家长、学生参与学校和辅导员的教育、教学评价,形成家长、学生、同事、校长多元的评价体系。节假日组织辅导员游览、联欢、教研沙龙、风采展示。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辅导员观看《师德启思录》录像片。通过丰富多彩的师德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年段大队成为辅导员们“温馨之家”,促进辅导员师德修养的提高。

       抓好学校、社区、家庭共建。开好家长会,参与社区文明建设,推进小公民道德建设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的“四进”活动。 “心手相牵”国际项目是一项全球性的公益主题活动。活动强调“情感关怀”,旨在帮助年轻的父母与孩子相互沟通,使家长学会理解、尊重孩子,使孩子懂得感恩,进而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的教育环境。这是当前少先队抓好家校配合的好形式,通过少先队组织好师生、家长一起参加“心手相牵,共同成长”亲子营活动,重点关注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子女;通过简便易行的“亲子趣味体育比赛”,“展少年风采,营亲子乐园”等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形成新时期家庭、少先队、学校、社区相互沟通的新模式,形成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

       抓好军警民共建。促进“少年消防警校建设”,开展“消防、交通平安活动”和“劳动基地”学农、学军活动。少先队要积极发掘和利用教育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为丰富队员社会实践内容创造条件。与消防大队积极配合,努力办好“消防大队-少年消防警校”基地、“红土地-手拉手献爱心教育”基地、“畲村-假日农庄营体验”基地、“春秋游活动锻炼”基地,加强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指导,从内容设计、活动组织、设施装备,后勤管理、安全防范等全方位考虑,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 通过开展军警民共建,引导队员走进军营,走进自然,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扮演一个角色,学会一个本领,明白一个道理,获得一个感受,养成一个品质。队员们在体验生活,实践锻炼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和才干,并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感受。培养队员动手、动脑、观察、协作等诸多能力。

        抓好关工委、退教协老少共建。关心退休教师的生活,发挥老教师的作用,依托学校关工委和退教协,聘请老教师担任道德教育自愿辅导员,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开课,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的技能、技巧。聘请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开讲座、举办经验交流会,给年轻辅导员做“辅导员工作技能与方法”的具体指导,形成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辅导员队伍。

 2、制定实施方案,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建设高品位的道德教育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增强学校内部凝聚力,不断创新,形成特色的巨大推动力,是推进小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制定《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时,应根据中央的精神和省、市团、教部门的有关要求,以及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的学生具体道德问题,将教育工作职责分解到年段、班级,明确各自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修订《附小队员守则》、《附小队员一日行为规范》、《附小队干竞选办法》等并积极组织实施,着重抓好校园道德教育文化氛围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重点抓好每年一届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为主题的少先队读书节,推动学习型少先队组织的进一步形成。抓好“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让队员们尽情地展示各方面的才艺。通过“班标设计”、“才艺小平台”、“班班有歌声”、“人人美展”、“队报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激发队员的爱美之心和创造潜能,培养队员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展现艺术教育的累累硕果。实现“以美育人”,形成高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抓好新队员入队工作,规划好九月份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组织好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在社会、家庭体验道德规范。突出中队自主化管理。开展“队干部竞争上岗制度”、“队干部轮值制度”,把中队管理的各项工作分解给每一位队员,使每个队员都有一个工作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来选择自己的职责,通过管理自己,管理别人, 管理小队,管理中队,争获雏鹰奖章,培养队员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锻炼队员的管理才干。

        抓好少先队教育阵地。少先队大队要继续策划建好“红领巾道德教育馆”、“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室”等文化阵地,提高少先队的文化品位。引导队员唱起“校歌”, 说起“文明语”,念好道德“新三字经”,开展“健康快乐歌”、“爱心快乐歌”、“进取快乐歌”、“负责快乐歌”、“创造快乐歌”诵读比赛,拒绝传唱粗俗的童谣、顺口溜、网络短信,创设浓郁的道德建设的校园文化环境。组织队员讨论制定班规、班训,亲手设计班牌,选定同学们喜欢唱的班歌,促进中队文化建设,形成良好中队育人环境。

 3、挖掘教育资源,抓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整合校园周边单位和广大家长的教育资源,从抓机制入手,制定校园周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安全快速反应机制,改善校园周边学生的生存环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确保道德建设落到实处的关建。

        整顿校门口一条街,管好自家的店面。学校后勤管理组要重新签订租店合同,修改合同内容,缩小经营范围,取消原来“食杂类”的经营内容。与工商、卫生部门联合,举办专题会议,教育经营者要文明经商,不出售假、冒、伪、劣的学用品和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玩具、书刊。联合环卫、城管部门经常对校园周边商店进行检查,教育经营者讲究环保,实行“门前三包”。

        创建红领巾文明示范街,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学校道德教育组、家长“315维权组”,要组织开展勤俭道德教育,评选"勤俭之星",创设“红领巾315维权点”,引导学生学会理财,坚持“小消费、少消费,消费不浪费”的原则,不追求物质享受,不互相攀比,不买“三无食品”,不买街边不卫生食品,不乘坐无牌照的车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交车队、家长“交通安全指导组”共建,建设“文明乘车服务点”,放学时值日教师到公交站点值班,配合售票员和司机督促指导学生文明乘车,引导学生安全通过马路。配合交警纠正家长接送子女乱停放车辆的不良习惯,为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创建反“抢劫、欺霸”机制,保护好学生的权益。校外常有些思想道德不良的青少年对小学生进行“抢劫、欺霸”,学校道德保安组、家长“防盗、反劫行动组”要给予坚决制止、教育引导。同时聘请综治副校长、少先队志愿辅导员,主动和校园周边居民、学生家长、商店经营者加强联系,告知联动电话,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支持,遇有校外少年抢劫、欺霸事件发生,能帮助及时给予制止并和学校保安老师及时通报,形成快速反应机制,以求把问题处理在初发阶段,及时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同时训练学生的反“抢劫”和反“欺霸”行为的技巧、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护能力,对思想道德不良的校外少年能善于斗争,及时报告,见义有为,见义智为,在校园周边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的局面。

       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开通校园绿色上网通道。学校网络中心要引导学生在校内安全、健康、文明上网,提高校园网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大队部成立巡查组,组建少先队网络安全员,加强对学生私自上“网吧、游戏机室”的日常监管,一经发现在学校200米内设有“网吧、游戏机室”,主动向上级部门报告,争取尽快协调取缔。严禁学生私自到社会上的“网吧”上网,发现学生有在社会上上网等行为,配合家长跟踪教育,督促改正。充气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创办校园“绿色网吧”,加强对学生网络文明的正面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综合素质,主动拒绝网络的不良侵害。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