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

当前位置:首页 >平安校园 >安全资讯

傅镛堃在省“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傅镛堃 来源:
发布日期:2006-10-20 11:27:45 阅读:2282次
省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
小组组长、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傅镛
(2006年9月19日)
 
同志们:
新学年伊始,省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省综治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召开全省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了我们对维护校园平安稳定和抓好“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是继全省综治工作暨平安建设表彰总结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为开好这次会议,省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认真筹备,进一步修订完善《“平安校园”创建考评办法》,编印下发了《全省“平安校园”创建经验材料汇编》。刚才,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施祖美同志对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作了全面总结,省综治办副主任王金同志宣读了《关于授予福建师范大学等47所学校“平安校园”称号的决定》,厦门市教育局等3个单位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做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向获得首批“平安校园”称号的学校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倾注大量心血和汗水的广大师生员工、干部群众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去年3月召开全省创建“平安校园”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各地把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具体抓手,按照创建活动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典型引路、分类指导,综治、教育、公安等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积极响应,主动投身创建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校园安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建立,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主动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05年全省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率比上年下降15.4%,发生在校园的侵财案件比降18.7%,涉及校园、师生的邪教案件比降45.5%“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主要表现在:
一是提升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工作层次。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以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学校环境为目标,以解决影响学校及周边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打击与防范、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并举,全面落实平安创建各项措施。平安创建活动不仅包括预防和减少各种违法犯罪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涵盖提高师生民主法制意识,营造校园和谐安定氛围等方面内容,比以往的安全保卫工作内涵更加丰富、外延进一步拓展。通过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凝聚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了各种有效的资源,发挥了社会各界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二是加大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保障力度。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把它纳入“平安福建”建设总体部署、同步推进,进一步加大了政策倾斜力度,加大了组织保障力度,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通过抓试点、抓亮点、抓难点,抓带动、抓辐射,分层次示范、分步骤推广,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将“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推向深入,为维护校园平安稳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是完善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工作机制。各地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政府统一指挥,综治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综治、教育、公安、文化、城市执法等部门针对影响校园安定稳定的突出问题,统一行动,联手整治,发挥了骨干作用。各级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分级考核、督导检查、总结表彰和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各类学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创建领导机制和安全防范机制,维护学校平安稳定的合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强化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群众基础。各地、各类学校坚持舆论先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把平安宣传工作与加强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有机结合,通过送法进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平安建设知识考试和问卷调查、“平安小使者”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平安建设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既提高了广大师生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又增强了广大师生投身“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发挥了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
五是确保了学校安全稳定局面的进一步巩固。各地坚持以打开路、综合整治、标本兼治的方针,通过抓好落实人防、巩固物防、提升技防、加强协防等措施的落实,强化学校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净化了校园及周边环境。同时,各学校加强对广大师生心理疏导和调适,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严密防范敌对势力、法轮功组织、地下宗教势力的渗透,校园的安定稳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认清形势,保持清醒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在人才强国战略中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不久进行的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面对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新任务,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环境,面对“平安福建”建设进一步提升层次和水平的新要求,创建“平安校园”面对的形势将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工作更加艰巨。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创建“平安校园”提出了新标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久就要召开的六中全会,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我们讲创建“平安校园”主要是立足于不出事或少出事,简单地就平安谈平安,就稳定抓稳定,缺乏整体、系统、联系的思考。今天,我们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光审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层次要进一步提升,内涵要更加丰富,视野要更加开阔。要把创建“平安校园”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去思考,以促进和谐指导创建平安校园,以能否实现和谐检验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以构建和谐的要求不断丰富“平安校园”的内涵、创新平安校园建思路。因此,我们在创建“平安校园”中要着眼于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总体战略中的定位,着眼于调动积极因素,着眼于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眼于重在创新、重在建设。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用创新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疏堵结合,着重在疏导上下功夫,在规范上下功夫,在建设上下功夫。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创建“平安校园”提出了新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其目的就是通过准确的定位,充分挖掘各方面有利条件,全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提升我省的综合竞争能力。未来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就会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说到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优势源于人才,人才源于教育,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平安稳定的要求最直接、最敏感、最苛求,没有和谐稳定的教学、科研、生活环境,发展教育事业无从谈起。校园平安是教育工作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底线,失去了平安,教育就失去了根本保证。与此同时,学校也同样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是多元价值观、多元意识形态交锋的场所,如果我们放松警惕或疏忽大意,就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因此,我们要从维护海峡西岸经济区稳定的大局着眼,从关心每个学生成长成才和日常生活的小处着手,切实维护校园平安稳定,确保海西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社会稳定形势的变化对创建“平安校园”提出了新挑战。当前我省学校安全稳定的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是,要清醒地看到,敌对势力继续加紧对我西化、分化,国内也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人民内部矛盾的增多和敌对势力的插手利用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对学校平安稳定有着极大的冲击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影响校园政治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校园历来是敌对势力与我争夺青少年的主阵地,西方敌对势力把大学生作为“和平演变”的重点对象之一。由于我省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近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不断翻新手法对我大学校园施加影响,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短信等进行渗透,境外“法轮功”组织与其他敌对势力利用大学校园网、电话、信件等渠道向学校进行反动宣传,甚至有个别人在校园内公开鼓吹自由化思想;宗教地下势力和非法宗教以开办儿童读经班、青年聚会班等形式发展学生信徒,与我争夺青少年,宗教活动甚至渗透到个别校园,拉拢少数教师参与宗教活动学校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并存和碰撞,都直接给校园的稳定带来冲击和挑战。二是校园及周边治安形势仍不容乐观。近一段时期以来,针对学校师生的盗窃、诈骗、抢劫、伤害、强奸、敲诈勒索、绑架等刑事犯罪时有发生,交通伤亡事故不断,学校周边网吧、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和摊点无证经营、违规经营仍比较突出。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共立发生在校园的侵财案件999起,危害公共安全案件6起,侵犯人身民主权利案件77起,涉及校园、师生的邪教案件9起,治安案件1049起,交通事故184起,伤亡146人。据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统计显示,有10%左右的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威胁着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三是学校安全隐患仍大量存在。一些学校因管理不善导致火灾、饮食中毒等伤亡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仍居高不下。由于近两年来我省自然灾害频发,一些学校旧的危房问题没有解决,新的危房又不断产生,师生人身安全的隐患仍较大范围存在。四是一些学校责任缺失、教育失当。一些学校受经济利益驱使,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编成重点班、普通班、差生班,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导致心理偏差,干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他们违法犯罪加害的对象往往是所在学校和同龄人。在这里特别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外来人口第二代的违法犯罪正呈现高发态势,已成为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外来人口的第一代由于各种原因来到所在城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任劳任怨,勤奋工作,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他们的第二代则与第一代不同,他们在城市中长大,却在城市边缘徘徊,一旦权益得不到保障则很容易铤而走险,去年法国、澳大利亚外来移民第二代发生的骚乱事件就是一个教训,要引以为鉴。石狮市是我省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石狮法院去年受理的少年刑事案件143件、186人,其中外来人口少年犯罪有122件、157人,分别占全部少年刑事案件的85.3%和84.4%,属于外来人口第二代少年犯罪的则有35件、57人,分别占全部案件的24.5%和30.7%。外来人口中的少年没能获得与同龄人相同的学习教育机会是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重视不够、措施不落实、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出现治安问题或造成安全事故,甚至导致教育事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分析“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面临的形势,把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把解决影响学校安定稳定的突出问题,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深化认识,提高水平
平安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中央和省委将平安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础、前提和重要内容全力推进,我们在此大前提下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平安创建水平。
一要立足阶段性,面向长期性。“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维护学校的平安稳定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开展创建“平安校园”一年多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平安校园”覆盖面已占学校总数的近30%,第一阶段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这只是一个起点,平安创建达标,只是“小安”,是低水平、小范围的平安,也是脆弱的平安,保持长期的平安稳定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去年底,中央两办转发了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今年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关于“十一五”期间深入开展“平安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两个“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平安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深刻领会、认真落实,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作为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的保障工程,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基础工程,惠及广大师生的民心工程认真抓好。要进一步细化分解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任务,定责任领导、定责任单位、定完成时限,逐项抓好工作落实;要着眼长远,认真谋划、科学规划、系统计划,研究制定“十一五”期间“平安校园”创建的工作目标和办法措施,有条不紊地把工作引向深入,为广大师生创造长久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首批“平安校园”要认真抓好创建工作的巩固提高,防止奖牌到手就可以躺在功劳薄上一劳永逸的错误认识。
二要立足群众性,强化基础性。创建“平安校园”离不开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广大师生是创建“平安校园”的主体,也要受益者。我们要把广大师生的参与作为创建“平安校园”的第一措施,把师生的满意作为衡量创建成果的第一标准,要充分依靠广大师生的聪明才智和力量,把创建“平安校园”建立在广泛的群众性基础之上。各地、各级学校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做好平安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更加广泛地动员广大师生参与到平安创建活动中来。“平安校园”重在建设,各部门各学校在创建“平安校园”过程中要加大基础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学校维护稳定和安全保卫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高校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以“校园110”指挥中心为枢纽,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中小学要抓好校园报警点或警务室的建设,配齐综治(法制)副校长,并发挥作用。要做好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各类标识应清楚醒目。要配备专职、兼职治安保卫人员,有一支稳定的工作队伍,为确保校园平安稳定打下坚实基础。最近,教育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内及周边等安全有关制度、措施与办法,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确保校园绝对安全。
三要立足自觉性,增强主动性。创建“平安校园”关键是各有关部门、各级学校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今年是我省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开展的第二年,是巩固深化“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从示范到全面、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今年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努力,争取年内“平安校园”创建的覆盖面达到70%以上。要在巩固第一批、创建第二批上下功夫。第二批创建单位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创建的难度更大,任务更为艰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强化主体意识、争先创优意识,明确平安校园创建是自己的职责、是应有之义,要把创建活动列入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提升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水平。各级党政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创建“平安校园”的督促、指导、检查力度,对条件较差的学校要实行重点帮扶,对创建积极性不高、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要加强检查督促,强化责任和措施落实,必要时采取重点督办、定期通报等措施,突破平安创建的瓶颈,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对因领导不力、责任不落实,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学校,要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要立足必然性,减少偶然性。涉及学校或师生安全的各种治安刑事案件、非正常伤亡事故,往往以偶然的情况出现,我们一些部门的领导常会将其归昝于“运气”,想靠“运气”来实现平安,但这种“运气”是靠不住的。任何一件看似偶然的事故或案件,都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寓于偶然之中、支配着偶然,它说明了我们的工作有不足、有漏洞、有疏忽。只有思想重视、措施得力、防范到位,保持平安稳定的必然性才能大大增加,发生案件事故的偶然性才能大大减少。各地各类学校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可防可控的意识,始终把预防作为工作的着眼点,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责任落实,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始终把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增强师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消除安全防范上的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防微杜渐,不断增加平安稳定的必然因素,从源头上杜绝各类案件、事故的发生。
四、抓住重点,全力以赴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千头万绪,各地、各类学校一定要认真总结一年多来开展创建活动的工作经验,分析面对的形势,查找工作中的不足,紧紧抓住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突破难点,狠抓机制落实、狠抓基础落实、狠抓责任落实,推动创建工作上新层次、新水平。
一要切实维护高校稳定。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大学生思想活跃、信息灵通,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高。各高校党政工团组织,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教育、规范、促进、调节等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树立学生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责任感。要加强对各类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对影响校园的稳定因素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对敌对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要密切关注,严加防范,加大打击力度。重要时期、敏感时期要未雨绸缪,制定严密的安全防范和保卫措施。要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意识,提高依法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及时疏导化解影响校园稳定的矛盾,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严密防范、依法有效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要加强对大学校园互联网管理,学校要组织力量设计内容健康向上、学生喜闻乐见的网页,倡导健康的网络消费文化,以先进文化抢占网络阵地。
二要切实加大校园周边整治力度。综合整治是解决制约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瓶颈”问题的突破口。各级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要针对目前各地学校已陆续开学,一些影响校园治安和稳定的问题有所反弹的趋势,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校园周边治安整治行动,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各级政法部门要加大“严打”整治力度,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特别是对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案件要组织专门力量,专案攻坚,快侦快破,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公安、教育等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八条措施”,加强校园周边交通整治,加大对非法摩的载客、的士乱停靠、公交车超速的整治力度,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工商、文化、市容、卫生等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坚决取缔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三厅两室两吧”,特别对“黑网吧”要坚决予以取缔,网吧容留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规行为要予以严处;要大力查处取缔各种涉及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内容的文化经营活动,要加大对无证经营的饮食、流动摊点及出租房的清理整治,保持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整洁卫生和学生的健康安全。
三要切实提高师生防范意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同样存在提高师生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要加大舆论宣传声势,将“平安校园”宣传教育工作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宣传教育实效。要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大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要进一步加大学校法制教育力度,把法制教育同教学活动相结合,纳入课程,做到计划、课时、师资、教材、考试“五落实”。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教育厅开展的“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活动内容,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失时机地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抵制邪教、预防毒品危害等教育,举办消防生存、应急疏散、抢险救护等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惠及每个师生。
四要切实增强平安创建成效。我省“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目标已经十分明确,平安建设与以往综治工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要提升层次、强化合力、夯实基础、完善机制。各地、各类学校要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大力度、加强保障、敢于创新,按时实现创建目标。首先要加强领导、强化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纳入当地平安建设总体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组织实施,要定期听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走近师生,加强调查研究,指导推进工作各级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要适时召开会议,总结交流情况,分析面临形势,有针对性地部署推动工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分工,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推向深入。第二要完善机制、夯实基础。要按照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升、协防抓合力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完善安全保卫工作各项规章制度,配齐配强保卫人员,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群防群治工作力量,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要落实保安派驻制,要继续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岗、报警点等硬件设施的建设,认真落实校园特别管护区规定,配齐配强综治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密切警校合作,建立相互衔接联防联动的工作机制。要按照《福建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的要求,把技防建设作为加强校园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点,特别是福州大学城等大中专学校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在综治、公安部门指导下,加大投入,力争两年内做到技防项目全面覆盖,进一步提升防控的能力和水平,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要逐步推广,不断夯实基础工作。第三要加强督导、落实责任。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创建“平安校园”的督导力度,严格落实平安创建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工作责任制。要将创建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位,加大考评力度,把“平安校园”工作的成效作为参与文明学校评比的必备条件,作为年终综治领导责任制、平安县(市、区)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检查考评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平安校园”滚动管理措施,对被评为“平安校园”的学校定期复核考评,对工作出现滑坡的学校,要限期整改;对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事件、事故的,坚决予以摘牌,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同志们,“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是惠及广大师生和社会的民心工程,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做好这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不断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引向深入,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优良的社会环境,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安福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