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课题研究

一节“乱课”的思考
作者:郭正光 来源:
发布日期:2005-12-04 11:20:23 阅读:2345次
“形乱”而“神不乱”
——我教《同情帮助残疾人》
郭  正  光
听了刘谦教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的讲座很受启发。教《同情帮助残疾人》(小学思想品德教材,闽教版,五年制第五册)一课,我便进行了一次体验教育活动尝试。
我把学生带到活动厅(这是一个69位学生的班级,在原教室活动无法展开),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规则开展活动。
活动的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     穿衣体验活动
1     脱下外衣;穿上外衣;重复一次。
2     固定一只手,  脱下外衣,穿上外衣;重复一次。
3     固定两只手,  脱下外衣,穿上外衣;重复一次(可以讨论,可以合作,脱、穿方法不限)。
二    “盲人”取物体验活动
1    用手帕蒙住自己的眼睛。
2    找到自己的书包(进入活动厅时以按教师的要求,分小组把各自的书包放在指定的位置),摸出语文作业本,送到讲台桌上。
三    讨论、汇报、交流活动
1    学习小组互相交流体验感受。
2    小组向班级汇报、交流。
这堂课的教学形式与方法都和以往完全不同,没有直接对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而是创设体验情境,通过开展活动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课堂表面来看,按照传统的标准来评价,说它是一堂“乱课”,一点都不过分!不但抛开课本,没有按照教材内容教学,而且没有以往思品课教学的“序”(前两项活动占用了32分钟),课堂上学生随意走动,“吵吵闹闹”,哪像一堂“课”?
但是,从活动过程来看,学生兴趣浓厚,情感投入,自主、互动、合作参与体验活动的全过程;课堂上,没有说大道理,没有任何的“标签”“口号”,在自主活动的“乱”过之后,却给学生留下深深的思考,学生也因此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
——团结合作的教育
学生独立完成“固定一只手,  脱下外衣,穿上外衣”已经不大容易,而完成“固定两只手,  脱下外衣,穿上外衣”这一活动,更是困难重重。他们发现用嘴巴、用脚帮忙都无法穿上衣服,只有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才能实现。于是,学生“我先帮你”,或者“你先帮我”,各人都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还费了不小的劲,最后才“艰难”地把衣服穿上。
——珍惜生命的教育
双手健全,穿上衣服易如反掌;身有残疾,做起事来困难重重……通过上述“穿衣”、“取物”体验,学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生命的价值。学生有的说:“手残废、眼睛看不见是很痛苦的”;有的说:“一只手残废了做事很困难,两只手残废了做什么都得靠别人”;有的说:“手残废了不仅是穿衣服困难,写字、吃饭怎么办?”有的说:“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千万不要残废了”……
——同情心的教育
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体会到“残疾人”确实需要他人的帮助。有的学生说:“残疾人生活太困难了,大家应该关心、帮助他们”;有的说:“我们再也不能看不起残疾人了”……
我认为,这堂体验活动课“形乱而神不乱”。一堂课似乎在“吵吵闹闹”中结束,但是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动过程的投入、踊跃而热烈的汇报、交流中,都可以看出他们的情感是真切的;对照教材,不管是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是行为目标达到的程度都是实在的,学生受到的教育是放大的、延伸的、深刻的,实际效果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教学,也超过了教材本身。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