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课题研究

讨论≠合作
作者:郭正光 来源:
发布日期:2005-12-04 11:21:51 阅读:2377次
讨论≠合作
郭  正  光
        实施课程改革,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就是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最近,笔者走了几个县(市、区)的10多所学校,听了大量的随堂课,发现“课改”精神开始在“课改”试验区的课堂渗透,“讨论”已被教师广泛运用。笔者一方面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尝试合作学习策略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为“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感到担忧。
一、观念误区:把讨论与合作等同起来。
        部分教师把课堂讨论与合作学习等同起来,片面地认为实施合作学习就非讨论不可,似乎没有讨论就不是合作学习。例如,某教师在教《穷人》(六年制第十二册)一课时,五次组织学生讨论,有同桌讨论、前后桌(学习小组)讨论、自由组合讨论;从课题一出示就讨论开始:“看了《穷人》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同桌之间讨论讨论”。课后和几位教师探讨该课的教学,笔者认为开头的提问没有必要,更不需要讨论,同时建议有的讨论题让学生补充回答更好,但却有老师认为“讨论不嫌少”,因为“只有通过讨论才能体现出合作学习”。
        到底什么是合作学习?《辞海》1989缩印本中对“合作”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个人或群体相互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参与者必须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协调的互动、一定的信用,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这一定义,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目标一致”,“行为协调”前提下的“联合行动”,课堂讨论是这种“联合行动”——即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全部。如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回答时互相补充,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另外,课堂上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默契配合,同样是合作学习。
二、形式误区:
        1、重形式轻过程
        不少教师设计课堂讨论都是在追求一种形式,并不考虑实际效果,以至于不少课堂讨论装模作样,既让费时间又达不到目的。
        我们听课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一讨论,听到的便是“嗡嗡”声。有一次,听完四年级的一堂课后,笔者和一位女学生的对话如下:
        笔者问:“老师经常让你们讨论吗?”
        学生回答:“是”。
        “你喜欢讨论吗?”
        答:“我最喜欢讨论。”
        “为什么?”
        “因为讨论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松,可以随便说话”!
        这样的讨论有什么效果可言,但这能怪学生吗?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身上寻找原因。造成课堂讨论失效,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讨论题太深,学生讨论不起来;二是讨论题太浅,不需要讨论学生已经会了;三是教师组织讨论不力,丢给学生讨论题目了事,不管学生如何讨论、有否讨论。
        2、滥用讨论
        讨论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运用讨论要恰到好处,切不可滥用。有的课堂讨论过多,该讨论的讨论,不该讨论的也讨论;该合作的合作,不该合作的也合作。例如,某教师教《养花》(六年制第十册)一课,设计了四次讨论。其中,在朗读了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后,教师提出讨论要求:“作者的‘乐趣’包括几个方面?同学们自由组合小组讨论”。这一自然段一句话明明白白地写着“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有必要小组讨论吗?更有必要让学生“自由流动”去寻找伙伴组合小组吗?又如,某教师教学《麻雀》(六年制第八册)一课,两次让学生分小组自由朗读课文段落。既然是自由朗读课文,为什么还要学生转过身去“组成小组”读呢?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学习”吗?
        类似上述“讨论”,学生或者在教室里走上走下寻找喜欢的 “伙伴”,或者上下座位转来转去,课堂热热闹闹,学生疲于应付,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3、缺乏环境
        教师提出恰当的讨论题之后,是否营造宽松、愉悦的环境对讨论成功与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有的教师受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的影响,无视、扼杀学生的个性,学生答错不能重答,答不完整不能补充,不同意见不能争辩,不允许向老师提意见等等,对学生的限制过多,课堂过于严肃,学生生怕自己“出格”,说话战战兢兢,难以形成讨论氛围,即使学生有讨论,小组汇报也是冷冷清清,学生不敢发言。因此,教师要有平等的师生观,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宽松的讨论氛围,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愉快、友好、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大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讨论的全过程。同时,教师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沟通,都一些原谅,多一些包容,为课堂讨论营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