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 >课题研究

陈冬:在2008团省委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作者:阮光清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5-10 00:20:51 阅读:1633次
               2008年3月11日(根据录音整理)
  团代会刚刚开过一个月时间,我们常委会研究决定花两天时间把机关干部集中起来,进行一次学习、培训,也是务虚、研究工作。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是一堂党课,是一次集体谈心,也是岗前培训。因为,机关这一段时间岗位变化比较大,进出人员比较多,原来机关的主体是60年代出生的,团代会之后机关的主体主要是70年代的。这实现了一次代际的更迭,60年代向70年代的更迭。这是个变化,这种变化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这样一个团队里面。发生这样变化之后,机关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今后5年10年在座的同志就是我们很重要的主体力量,当然这里面还会有些变化,有些调整,有些进出,但我们这些同志在机关会稳定一段时间。在这样一个时候,常委会决定把团队建设这样一个任务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来。今天,我们在这里座谈,我想讲的就是团队建设。
  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这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在公元前6世纪,就是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出生的那个年代,也是西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的年代,也是释迦牟尼出生的年代,那个时期是人类群星璀璨的时期,大概离现在2500年左右,出现了很多思想家。这些思想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关注自己、认识自己。在雅典神庙的铭文上用拉丁文写着四个字——认识自己。我想我这次座谈的起点在哪里,我认为就是认识自己。70年代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在座的,我们这一辈人,我们自己怎么定位,怎么把握,在历史的方位当中,在比较当中,能不能找到我们自己,这一点很重要。我想我们这个团队,有这么四条共同点。
  第一,我们都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70年代的人,从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家都经历小学、中学、大学,经过严格的考试,严格的教育。这几年机关进来的人大部分第一学历都是大学本科,而且大家在大学教育之后多多少少都参与了社会教育,我们在纵向比较中我们这一波人受的教育都比较良好、比较完整。但是教育不能简单地看待,我过去很崇敬学历、学问,我现在倒是反过来觉得那些学历不高、文凭不高而把事业做成功的人,值得敬佩。这个就是双面性。大家学历很高、文凭很高,但实际上也存在很多薄弱点。我们知识多了学问多了,选择就多,内心的想法就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容易动摇。这种坚定性在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这样一个团队,它的组织定位、历史使命、工作职责,决定我们要摒弃这种动摇,一定要有一种忠诚的东西、坚定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我们要很好地认识自己,不能动摇,坚定不移,义无反顾。
  第二,我们这一代人成长都比较顺利。改革开放30周年,工作、生活都是顺顺当当地过来了,特别是在座,三十几岁有的就是正处级领导干部,有的就是副处级领导干部,大家都有了很好的起步。但往往这种顺境也带给我们一些东西,大家的经历,如股票里面讲震荡不够,农村讲墙基夯实不够。总体上说,我们受的震荡、夯实不够,特别是受的困难、挫折不够。我们每位同志真正经历比较大的挫折太少,内心的、精神的、人生的,这种挫折其实是今后一个人人生道路中很珍贵的稀缺资源。现在有的同志,有点小挫折就受不了,有点小波小浪就面带难色,这是个人生观的问题。过去说“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漫。”为什么讲这些事,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我们在同代人的、横向的比较中,没有经历太多的艰难曲折的东西,这是我们对自己一个评价。
  第三,我们这些人看到好的东西相对多。我们看到社会好的一面的比较多,我们接触的企业家都是成功人士。共青团的对象,很多都是优秀青年代表,我们的青联委员,青企协、青商会的会员,都是比较成功的一些青年。我们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世界就是这样。我们对社会各阶层的体验,对弱势群体的了解,甚至我们对自己家乡、过去同事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都慢慢淡化了,这种淡化的过程往往是我们的脱离实践的过程,我们做群众工作的,如果我们不太了解社会大众、社会各个层面的生存状况、生存境遇,没有一种切身的体验,做群众工作就有很大缺陷。
  第四,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有更多自我的一面。随着社会变化、物质的丰富,我们可能更加自我。想自己的事更多一点,这是物质主义带给我们不是很好的东西。大家在生活中对物质的追求、对跟自己有关系的利益的追求,可能比过去的人来得更迫切。这会影响到我们的很多心态,有时会显得急功近利、眼光局促。
  多一点忠诚厚道。一个共青团干部,你是不是忠诚很重要。每个人都扪心自问,如果明天需要奔赴战场,需要组织一支队伍,大家可能考虑的东西就多了。哪怕是需要到基层蹲三年,可能很多人就犹豫了。过去对组织的界定就是让你跳下火坑的人,在战争年代、在需要牺牲的年代是这样,但现在涵义没有变化。我们的忠诚度,我们的坚定性,对每一个人都是考验。在面临困难、艰难时,可能对每个人就是一个考验,能不能忠诚厚道,能不能从别人的立场、组织的立场去看一些问题。
  多一点超凡脱俗。这是对我们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要求。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功利色彩浓厚的世界里面,我们这个队伍,我们能不能离世俗生活有一段的距离,这也是对我们这支队伍的考验。我们的精神气质、审美品味、人文情怀跟同辈的其他人能不能有些不同。有一句话,“人生如莲”,上面很灿烂,开的很好。但其实开得好,是因为有在水下的根基。我们说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就是人生的一种根基。你的价值、理念、方法、态度、标准、趋向,都是在一种假设系统里的根基。在我们这个群体里能够多一点超越的东西,特别是我们做青年群众工作,是青年组织的先进组织、领导机关,要多一点理想。
  多一点吃苦磨练。现在吃苦的概念不是停留在身体,是一个人的心智。磨练是让一个人震荡,一个人能不能更实一点,就是让你磨练。对我们来说走得远不远的,其实就是看你受的磨练多不多。有个很小的寓言,在一个寺庙里,摆着一尊佛像,下面是阶梯,阶梯上的石板就有意见,我跟你佛像是同出一个山体,凭什么你可以让人顶礼膜拜,我为什么让人踩在脚下,佛主刚开始不吭声,最后说,你只经过三四刀、五六刀,你就是石板材,我是经过了千刀万剐。这个寓言很好。一个人受人尊敬,有所作为,他其实是经历了这么多的磨练,这么多的修整,才能是佛主呀。多一点吃苦磨练的东西,对我们在座的有好处。
  多一点基层体验。这一条大家要非常重视,机关一位干部在村里面挂职,他的体验就跟我们不一样,在村里面三年能好好走过来,就是一笔财富。我们做群众工作,有没有这样一个阅历,就是一种根基,固本要强基。我们的很多情怀、感情,其实很多都来自群众。实际上,我们真正融入基层之后,我们自己更具有草根性之后,我们回到原来的起点之后,可能这种体会就更深。为什么去年我们搞进百镇、志愿者、挂钩呀,其实就是想弥补这样一个不足。我在全委会上说,希望大家多交一些困难朋友,这是一种意识。这不是作给别人看,是做给自己,自己内心的一种体验。过年过节的时候,走几户困难群众,多看一看,会给你一种力量,我们在做什么?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大局,到底在服务什么,就会找到一种真切的感受。
  从这个地方出发,我们这个团队,应该建设个什么样的团队?我觉得应该是一支创业的示范团队,我定位为一支“海峡西岸青年创业示范团队”。为什么要创业,为什么要示范,为什么是一种团队,我们机关是不是要建设一支“海峡西岸青年创业示范团队”,大家可以讨论。
  第一,创业。为什么说创业?创业这个概念,过去很多局限在企业,做老板呀,我觉得,创业是一种精神,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他的使命就是创业,更何况我们共青团组织有特殊的使命,我们三项基本职能定位,党和政府的助手和后备军,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再加上全团带队,三加一,我们有这样一个很准确的职能定位,我们可以做的事业非常多。三十到四十岁,是人生做事最好的一个阶段,精力最旺盛,有一定的经验,有一定的资源,这时候不做事就太可惜。团省委这个平台就是让在座的每一个人实现梦想、创造业绩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施展。其实创业不抽象,今年,组织部给我们任务,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15000个村的远程教育,这就是一个项目。我们共青团不要说组织15000个,只要能够组织1000名志愿者为农村的远程教育服务,就很了不起,就是一个项目,但是如果没做,它就溜走了。还有一个200个村的家园清洁行动,一个共青团组织,如果能让200个村干净起来,那就是功德无量,这就是事业。我们每个部室都有一个个项目,一个个项目做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磨练的过程,就是我们创业的过程。项目历练非常重要,从头开始,到最后结束,把一个项目做下来,人就成长了。温州人的创业精神,为了一个企业,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尝遍千辛万苦,这就是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就是那么简单,比如“两板精神”——晚上睡地板、白天当老板,创业是跟艰苦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共青团今后要强化项目负责制,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做项目中提升自己、磨练自己,也为今后走到社会更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发展的能力、执行的能力。跟人家合作,怎么沟通交流、怎么说服人家,怎么让人家很愿意跟你在一起,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对每个人工作的考验。今后检验机关部门工作,就是三个方面,一是党政认可。就是你的工作在大局当中的位置,有些事情做得天花乱坠但如果跟我们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去甚远,那也要打折扣。就是体现在工作是不是围绕大局,是不是党和政府需要的。二是青年认可。青年认可就是看你这个项目影响了多少、受益了多少、覆盖了多少,你这个项目青年有没有受到教育、受到影响。三是社会认可。社会认可是方方面面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媒体的反响,一个事情连主流媒体都不感兴趣,那社会影响是很有限的。创业是重要的,创业有助于大家成长,有助于我们履行职责,有助于我们开创视野。“创业示范团队”,我们把它当作事业来做。把共青团当作跳板、过渡,是个短见,是个错误的认识。共青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对大家的历练很大。
  第二,示范。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很多要体现在示范上,团省委是领导机关,我们工作做的好一点,人家就学走了。我们这几年倡导项目化,很多团市委就学走了。有一个团市委就把我们团代会做的杯子上的“团缘”字原版放在新春新老团干团拜会的背景板上,老团干很感动。示范,有时候是潜移默化,不需要你去说,不需要你去强调。这就对我们共青团的工作要求非常高。我们的工作思路、我们的工作方式、自身建设,人家都对你有要求。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想到我们是向青年示范、向基层示范、向社会示范。首先政治上示范。对工作大局的把握、工作思路,我们团代会工作报告,这就是示范,思想上示范、工作思路上示范。大家在工作中都要有示范的意识。我们很多工作为什么不断创新?一件事如果你做得彻底一点、好一点,基层的同志就可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领导机关的理念、价值观、工作态度、工作标准、价值取向都能体现出来。这就是政治上示范。你对党的态度、对青年的态度,你在贯彻中央、省委决策中的坚定性,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其次是工作上示范。每一次活动大家花很多心血,研究策划、推敲细节,这种工作的示范其实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几年走下来,我们这个团队有着一种特殊的气质,在工作中显现出来。做什么事,清清楚楚,不留尾巴。再次是作风上示范。作风要过硬。我们是做人的工作,人格、形象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一直强调学习、实干、谦虚、正派的形象。我们强调要坐下来能写,这是基本功;站起来能说,能把一件事说个一二三,做群众工作不会说是很大的缺陷,怎么去感染人、感召人、去团结人,怎么跟人家沟通,不能沟通怎么做群众工作;走出去能干,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干得好的;躺下来能睡,一种心态、一种修炼、一种生活态度。对干部来说,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几件事。但不一定每一个都可以做到,所以我们要学习,要提高,就是这个道理。我讲的示范就是对我们这个组织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做样板,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这才是共青团,才是共青团的领导机关,也才是领导机关每个成员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团队。我们这样一个集体,要靠境界凝聚、靠文化陶冶、靠导向引领、靠事业支撑,这是对过去几年团队建设的总结。但是,我今天想讲得更具体点。
  一、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对我们这样一个团队影响非常大。一个人的理想人格是什么,我想是“仰望天空、脚踏实地”,这两个东西,过去我们说“顾大局、议大事、管本行”,其实也是这个东西,过去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同样是这个道理。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团队也是这样。“仰望天空”意味着他有一种理想、有一种敬畏、有一种感恩。我们一个人要有一种我们的追求,一种志向。这个团队有没有一种社会良知、有没有一种社会责任,就是评价这个团队精神气质与人文情怀最重要的标准。我们现在关注的三农问题、弱势群体、环保问题等等,这些事情好像与我们关系不是很大,但一个组织、一个团的干部需要关注到这些事情,需要有这样一种意识。过去说“神于天,圣于地”,仰望天空,是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让我们放飞梦想的天空,有了这片自由的天空,可能我们每一个人就多了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有一个例子,十五世纪一个宗教家路过一个建筑工地,碰到第一个人,说我在搬砖头,在服劳役,态度不好;第二个人说我在砌墙,脸上比较祥和;第三个人说我在建一所教堂,很自豪。这个例子就是说,不同的人他的人生态度是不一样的,第三个人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做一件事,他的心里有一种期望,这件事跟他的梦想、生命联系起来。前面的悲观主义、职业主义,可能不是我们共青团、共青团干部所应该有的,我们做的事情,祖国的希望与未来,这就是一种理想。但是,光有“仰望天空”不行,还要“脚踏实地”。我们做事情确实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稳扎稳打,兢兢业业,一件一件事情抓落实。把这些结合起来,这个组织就富有一种张力。
  二、“三度”修炼。修炼是组织完善的过程。一是态度的修炼。态度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不同的态度效果不一样、结果不一样。有的人只看到别人的弱点,没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是一种态度。苏东坡跟佛印高僧经常在一起斗嘴,佛印是高僧很厚道,某日苏东坡跟佛印谈禅。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像佛。佛印反问苏东坡,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答:像牛粪。苏东坡欣然而回,跟他妹妹苏小妹谈及此事,苏小妹说,兄长,你输了,你这种悟性不行。苏东坡问为什么?苏小妹说,见心见性,心中有佛,见什么都是佛,心中是牛粪,见什么都是牛粪。西方研究的修炼心智模式,也是这个东西。我们做共青团的工作,你用什么态度,它会决定你很多结果。二是气度的修炼。气度决定格局,一个组织有没有大气、一个人有没有大气,他的工作格局、人生格局就不一样。有些人很聪明,但就看不出他的气象。没有气度做不成大事。作为精英团队,小家子气是最致命的。大气是一种心灵的东西,拿得起放得下,逆境时能够仰起我们的头,顺境时能够非常谦虚,不是一种摆阔,是一种精神的大气。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局限于自己,局限于各自部门,团省委是个集体,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要融入世界,融入这个社会,大家能够在这个世界、社会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占领我们应有的高地。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一种团队的气度修炼。三是厚度的修炼。人的底蕴、厚度也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你这个组织有没有根基就看有没有文化、有没有底蕴。底蕴是慢慢积累的过程。西方人也知道学习型组织,他感觉到过去积累不够,与东方人比底蕴不够,所以拼命说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其实中国人是最讲究底蕴。所以,我们这种组织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分享知识、经验、心得的习惯。孔子说,有道理没跟人家说,是失人;道理没人听你又在乱说,是失言。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不断积累、涵养我们的学识。远见卓识怎么来,是不断涵养的过程,涵养不仅仅是读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我们在联系人的过程中就是学习。不要怕人家拒绝,要敢于跟各种人打交道,这就是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三、习惯养成。一个团队素质怎样就看你习惯好不好。平时,能不能把一些事情记一记,能不能一天有个小日记,这就是工作习惯。一些观点、感悟、道理、不足,要动笔,这是工作习惯。做一件事,能不能瞻前顾后;拜访一个人,有没有习惯说先了解这个人的情况、收集他的背景、了解他感兴趣的话题,匆匆忙忙,衣服也不清楚、笔记本没带、名片也没带,跟你有充分的准备效果不同;出国,你有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对这个地方有没有了解,这个就是学习的过程。做一个有心人,我们缺乏的是有心。过去人家讲做事秘诀“五到”,要身到、心到、手到、眼到、口到,五个到就什么都能做好。辨别人才,辨别干部好不好,曾国藩也有两句话“有操守,少官气;有条理,少大言”,就这么两条,他们可以认识到,而我们有的干部年纪很小,官气很足;讲话没有条理,大话连篇,不切实际,不知所云。我们这个团队要力戒空话、套话,更实在一点、切实一点。我们每一件事能不能做到有头有尾;我们联系这么多人,能不能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网络,这就是一个工作习惯。你能不能组织一个很好的讨论会,大家交流,思想风暴,信息共享;遇到问题,能不能到基层去,能不能问计于工农,问计于民间,能不能懂得与专家交流,这些都是工作习惯。再一个,日常的生活习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跟生活习惯关系很大,能不能经常锻炼身体,能不能一日不能不看书,能不能“一日三省吾身”。人的差别有时往往就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谈到这里。谈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版权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6840号-1

    技术支持:福建电信翼商云

    Baidu
    map